学习当代白求恩张新生
孟威宏
在我们党的大力倡导和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的巨大影响下,白求恩精神薪火相传,已经成为激励全社会、影响几代人的精神力量。我院原副院长张新生同志就是学习、践行白求恩精神的先进典型。张新生同志行医60多年,始终把白求恩作为自己的“精神导师”,不管是在荒漠草原,还是在繁华都市;不管是当普通医生,还是当院长专家;不管在计划经济时期,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始终把白求恩精神作为行医做人的准则,始终沿着白求恩的足迹前行,坚守、光大白求恩精神。他的先进事迹经广大媒体宣传报道后,引起社会强烈反响,被誉为“当代白求恩”,被推崇为医生楷模、医德典范。我们今天纪念白求恩,学习白求恩,就是为了使白求恩精神成为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动,培养出千千万万个张新生同志那样的当代白求恩,更好地服务人民,服务军队,服务社会。那么,我们应当向张新生同志学习什么呢?我认为: 第一,要学习张新生信念坚定,始终像白求恩那样,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终身信仰来坚守。张新生是国民党将门子弟,受进步思想影响,违抗父命走上了革命道路。由于家庭背景特殊,他被“下放”到边远基层医院,文革中又被打成“走资派的社会基础”,但他始终有着强烈的入党愿望。从1951年到1977年,他写过的入党申请书、思想汇报摞起来足有1尺厚,直到46岁才加入党组织。不管顺境逆境,张新生信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念始终没有变,不管受到多大挫折,张新生行医报国 的情怀始终没有变。这种坚守是信仰的力量,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,非同寻常、难能可贵。 第二,要学习张新生医术精湛,始终像白求恩那样,把精益求精作为行医治学的毕生准则。“对技术精益求精”,是白求恩精神的重要体现,也是张新生不断向医学高峰攀登的动力源泉。他虽然是外科医生,但对生理、病理、药理等多学科知识都很精通,对内科、妇科、儿科等也有很深造诣,被称为“医院里的百科全书”,是患者公认的“能从头治到脚”的“全科医生”,为我们树立了精医敬业的好形象。 第三,要学习张新生真情为民,始终像白求恩那样,把解除患者病痛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。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”是白求恩精神的精髓。这一点也深深地影响着张新生。行医以来,他始终一腔真情、服务军民。他把病情当命令,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,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,只要科室遇到疑难杂症他都有求必应,只要医院有重大抢救他都必到现场。他敢于承担医疗风险,不管是多复杂的病例、多危重的患者,只要有一分生还的希望,他就付出百倍的努力,始终不抛弃、不放弃。他对患者一视同仁,不分贫富贵贱、亲疏远近,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,被患者称为值得托付生命的大夫。白求恩对伤员亲如手足,体现的是经受生死考验、共同信仰下的阶级友爱。在当前社会利益诱惑很多的情况下,张新生能够视患如亲、满腔热忱,不仅是白求恩精神的发扬,也真正诠释了医学人本思想的深刻内涵。 第四,要学习张新生胸怀坦荡,始终像白求恩那样,把良好的医德医风作为行医做人的承诺。白求恩对医务工作者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,一直非常痛恨。这是白求恩“毫无自私自利之心”的具体体现。这一点在张新生身上,体现得更为明显。他把“收红包、拿提成、吃回扣”视为医院“三害”,称“三害不除,医院无宁日,患者无宁日”。他一生救治患者无数,但没有收过患者一分钱物。他多次参与医疗事故鉴定,从来都是实事求是、直言不讳,不为干扰和诱惑所动。在担任军区医疗专家组组长期间,他始终坚持原则、严格评审,没有为一个人走过后门。他甘为人梯,把培养人才、扶植人才视为己任,经常把多年来搜集的病例资料提供给青年医师参考,常常在周密制定好手术方案后,把年轻同志推上去做主刀,退休后还经常上讲台授课,为培育军队医疗卫生事业精尖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?! ?BR> 白研会在沈阳军区召开“学习张新生事迹,弘扬白求恩精神,加强医德医风建设”研讨会后,我们总医院按照“学事迹悟精神、评先进立标杆、抓落实进岗位”三个波次,在全院持续掀起了“学习张新生,争做张新生”热潮。在张新生先进事迹的感召和带动下,我院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大幅下降,表扬信及患者满意率明显增加。下一步,我们还将继续借势造势,全面深入地开展“学习张新生事迹,弘扬白求恩精神”系列教育活动,进一步引导全院医护人员坚守职业道德,重塑让党放心、让群众信任的新时期人民军医为人民的良好形象。
作者系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
|